“妈妈,我要喝水”
“妈妈,我要上厕所”
“妈妈,这个忘了…”
……
面对孩子做作业时候这样、那样的要求、行为,很多父母表示崩溃。
有新闻报道,上海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“陪读陪出动脉痉挛”的新闻引发许多网友关注。据《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》显示,在中国,90%以上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,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%。
原本亲人间的陪伴该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时光,然而在陪写作业的时候,超过九成的父母和孩子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,超过半数的家长和孩子认为是一种煎熬。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父母总会忍不住指指点点,一不小心就把“陪伴”变成了“辅导”,摩擦自然也变得越来越多。其实父母陪孩子写作业,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提高做事情的注意力及效率,如果孩子真的需要你帮助,会主动问你的,家长静观其变即可。
写作业不让人省心的“熊孩子”,其实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,不信你看看陪写作业的时候,你是不是也踩了这几个地雷?
1.发现孩子做错题了,忍不住立即指出。
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,而且会让孩子不敢独立思考“自己做作业”。
等孩子写完作业,再指正吧!
2.没耐心,孩子做错题大声训斥。
“这么简单都不会,你脑子进水了吗?”
“昨天讲过,今天又错,你怎么那么蠢?”
“你又看哪里,作业还做不做了?”
3.“替孩子写作业”
也有些糊涂家长,觉得孩子笨,写的慢,就代劳了。
聪明的爸妈不会无休止的干预孩子的学习,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,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,及时的出现,耐心的指导。